我和老李是在某个行业会议上认识的,他在行政审批部门工作了二十年,最近却常常在饭后来找我,诉说他的种种烦恼。
行政审批效率为何难以提升?
去年第三季度,他们服务点每日完成的业务数量猛增了百分之四十。老李带领所有工作人员不停地加点工作三个月,但民众的不满意见反而增加了。最让他心酸的是,看到前来办理事务的人们拿着一叠叠文件,在服务台前难过地离开。
我们确实是依照规定来操作的。老李的茶杯用力碰了碰办公桌。后来他带孩子去别的单位办转学,才明白什么叫手续繁琐。材料不齐就要来回折腾。这个常管审批的老同志这才醒悟过来:规矩本身没有问题,只是规矩和执行的人之间,还隔着一层。
如何优化行政审批流程?
那个周末,老李和同事们一起找出了三个主要问题:首先,很多材料需要提交三遍;其次,各个部门的数据互相不连通;最后,告知承诺制度只是走走过场。他们决定先尝试推行"简单审批"这项改革,我清楚地知道,是在2023年元旦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,服务大厅已经贴上了新的办事说明。
重要进展体现在公共数据平台。经由六个单位联合,整合了十三个信息系统,如今获取企业注册等资料变得十分便捷,类似于使用扫码支付。一位经营多家餐馆的企业家特地赠送了感谢信,他提到以前申请餐饮许可证需要二十天行政审批建议,现在只需三天就能领到电子凭证。
行政审批改革有哪些创新做法?
但是真正的变化是在上个月出现的。有一家公司急着办理施工许可,按照常规步骤肯定无法在招标截止日期前完成。老李他们采取了创新的办法,运用了"容缺受理加并联审批"的方式,在主要材料准备好的情况下先办理受理手续,允许非核心材料之后补齐。结果这个项目比预定时间提前了半个月开工,帮助这家企业节省了将近一百万的违约赔偿。
上次到老李那里,看见他电脑桌面上的屏保换了,是个不断变化的效率跟踪图表。以前那些看着费劲的线条行政审批建议,现在都变成让人看了顺眼的上升图形。老李讲,下一步要解决的,是搞个能自动检查文件的程序,让机器先替人看看材料合不合要求。
看到这位五十多岁的老同志眼中闪耀的神采,我立刻领悟到行政审批改革的核心意义,它并非机械地调整工作步骤,而是以人的关怀温暖规章的细节,老李常说,他们审核的并非文件,而是普通百姓的生计。
如果你正为办理许可感到困扰,不妨将这篇文章保存下来。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碰到的许可难题,或许老李的见解能为你提供思路。顺便点个喜欢,帮助更多在办理过程中忙碌的人看到这篇用心分享的内容。